七里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柏奇小说beranm.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chapter12
沈泠泠在国内的那段日子,给自己的定位很明确——做个称职的情人。
所以她并没有出去找工作。
业余时间参加了一些音乐竞赛拿奖,为职业生涯做准备。
她查过资料,像她这种学古典音乐出身的,要么进乐团,要么当老师,选择实在不多。
有一天在网上闲逛时,她偶然看到一个乐队在招编曲。
吸引她的是乐队头像——莫奈的《睡莲》。
她很喜欢这副画,印象派。
这支叫STAY的摇滚乐队似乎总在换键盘手,还一直在高价求编曲。
最特别的是,他们每次演出都会戴着头套,要么是纸盒,要么是熊猫头,就像美国那个神秘DJ棉花糖一样。
虽然学的是古典音乐,但沈泠泠对现代音乐也很感兴趣。
她听了STAY乐队的几首歌,发现成员们功底扎实,风格热烈奔放,一直关注。
契约结束,她飞去美国。
她父亲沈齐当年突发心脏病、脑梗,又被查出肝癌。
癌症扩散很快,到了晚期,基本没有救治手段,很早就去国外的医院尝试TCR-T细胞疗法。这个疗法也被喻为天价疗法,将近五百万一针。
好在父亲对这个疗法反应不错,病情有所好转,但还需要住院处理其他并发症。
母亲请了护工,自己也一直在医院照顾。
沈泠泠则暂住在美国的姑姑家。
按理说,结束“情人”身份后,沈泠泠该尽快找份正经工作来支撑家用。
离开时周凛给了她一百万“散伙费”。
如今她父亲病情好转,也用不到那么多钱。
这两年她在美国专攻编曲,系统学习了各种流行音乐风格,同时找到以前的钢琴老师去参加一些正式场合演出和竞赛,为履历镀金。
闲暇时,她会教姑姑家的小孙女弹钢琴,权当是积累教学经验。
虽然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当一辈子钢琴老师,但多一条创作的路总是好的。
有另一条创作的路也是好的。
回国前,她联系上了STAY乐队,想试试键盘手这个职位,同时发了几首自己编曲的作品过去。
对方很满意,约她出来见面。
定的地点是这里的一所大学的教室,之前她就隐隐约约听评论区说过stay成员是国内大学生。
沈泠泠找到约定的教室,赴约前,特意在洗手间戴上了准备好的纸盒头套。
有点中二,但很有趣。
这里大概是社团专用教室,穿着古风和cosplay的人也多,也没什么关注她。
乐队的规矩很简单:新人不用露脸,也不用交代个人信息,先相处三个月,不合适就换。
“咚咚——”
“进来。”里面传来清朗的男声。
推门而入,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音乐设备。三个男生或站或坐,身边摆着各自的乐器。看到戴着纸盒的沈泠泠,他们明显愣了一下——尽管遮着脸,但她的衣着打扮明显是个女生。
盘腿坐在地上弹吉他的阿乐抬起头:“你是林?”
沈泠泠点头。
她在国外以“lin”的名字跟他们联系。
“键盘手吗?”站在话筒架后的徐意朝她走来。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配浅蓝牛仔裤,指了指旁边的电子琴,“先试试看。”
钢琴与电子琴虽看似相似,实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乐器。
构造不同,音色表现也大相径庭。沈泠泠为此特意练习过电子琴的演奏技巧。
她走向那台雅马哈□□全配重键盘,没有多余寒暄,指尖直接跃上琴键,即兴弹奏起来。
钢琴是纯粹的机械乐器,琴槌敲击琴弦的震动通过音板共鸣,每个音符都因触键力度而千变万化。
而电子琴则通过电子合成模拟各类音色,需要演奏者对音色特性有敏锐的把握。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三个男生交换了个眼神。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很多摇滚乐队不设键盘手,但他们坚持要找,就是因为键盘手的水平直接决定乐队的上限。
这个位置在舞台上或许不显眼,却需要对多种乐器音色了如指掌,能根据曲风灵活调整。
“学什么专业的?”徐意问。
阿乐替她回答:“古典乐。”
徐意微微颔首:“难怪手指控制力这么强,节奏处理完美。”
沈泠泠透过纸盒的缝隙注视着徐意。
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他,看站位应该是主唱。
现在她明白为何乐队会用莫奈的《睡莲》做标志——徐庭生前也最爱这幅画。
Stay乐队之前还在twitter上翻唱了Kodaline的《Brother》。
“我们考核很简单,直接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