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鹤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柏奇小说beranm.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基金,资助中医科研课题研究。

2003年的时候疫情,他提供了中医方案,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当时在医院里取得了患者「零转院」「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优异战绩。

其后抗击经验被推广到全国,也赢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即便在病榻弥留之际,他仍以中医药事业为念,将所获岐黄奖100万元奖金捐赠给学校资助科学研究。

所以方言对邓铁涛邓老那也是打心底的崇拜的。

现在没想到居然还遇到一位邓老的族叔。

老邓头当然不知道方言在想什麽,摆摆手说道:

「嗐,我们老邓家虽然是中医世家,但也不算是名门,你这就有些乱夸了啊。」

「要说名门朱良春家那才算名门,朱熹公的后人谁不知道?」

方言说道:

「那不一样,我听过广东那边中医卧虎藏龙,并且也是最先和西医争雄的地方,那边的中医世家,必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邓老说道:

「你这话倒是不错,我们家乡那边最先受到西医的冲击,1835年西医就是在广东登陆的,那会儿全国第一家西医医院,就是广州新豆栏街上的「眼科医局」。」

方言知道这个近代中国第一家西医院。

当时正值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已有很多外国人到广州经商做贸易,传教士也来了不少,为了给这些洋人看病,一个有着医学博士头衔的美国传教士彼得·伯驾,看到行医既可有利,又能方便接近中国民众而益于传教,便在广州开设了这家「眼科医局」。

这个西化的「眼科医局」,其生意很不错,三个月间,便接待了925名患者。大概其疗效也不错,因而名声大噪,随着其发展扩大,便改名为「博济医院」。

1866年,「博济医院」又开设了华夏第一家医学学校「博济医学校」,后改名南华医学校,1904年再改称为「华南医学院」,这便是今天的「中山医科大学」之前身。

国父中山先生,也曾于1886年到这间学校学习医学。

百馀年以来的中丶西医争雄史,也由此拉开序幕。

PS:精品徽章拿到手了。

为了庆祝,今天更新不扣更新量了。

目前欠大家的12000字翻倍,成24000字,感谢大家的支持助老凤一路从600多首订到精品,谢谢兄弟们!

(本章完)

游戏竞技推荐阅读 More+
1991我的年代华娱

1991我的年代华娱

汪公子在年
重回1991年,那年文艺界百花齐放。<br 张国师已经起势,陈大导还在留学,第五代导演即将声名鹊起。<br 凭借重生前的记忆,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李艺书也想体验体验大导演的快乐。<br 从自导自演《那山那人那狗》开始,谋划《霸王别姬》,与青霞合作《朗读者》。<br 先夺金狮、再拿金棕榈,后擒金熊。<br 在文艺片领域实现大满贯后,摇身一变转行商业电影,成为国产大片开拓者
游戏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