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柏奇小说beranm.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可见阅读能让人有所收获,能带来价值。

宁卫民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再次确认了这一点。

还别看这份报纸仅仅提供给了他一个挣钱思路,但价值却不可限量。

要知道,头一阵,他既然不打算再养鱼了,并不是没想过把孵化神仙鱼的法子卖掉。

可问题是,花鸟鱼虫市场里全是小打小闹的业余小贩,真没有几个阔主儿啊。

像古四儿,就算精明,有魄力的了。

但实力却完全不入流。

这小子连买他两窝儿鱼都费劲,为买方子能出的价码简直太可怜了,只愿意出区区一百块。

哪怕这小子愿意再找俩哥们儿和他来一起合着买,每人都出一百块,又能有几个子儿?

对他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没多大意思。

而他要是再去找其他的鱼贩子,再多卖一手呢?

倒不是不可以。

可一是古四儿他们肯定惦记做垄断生意,多半知道了不乐意,怕是会上门找他麻烦。

二是他也没法让别人相信他啊。

古四儿是亲眼看见他弄出了鱼,才信服他的能耐,愿意出大钱来买。

其他的人凭什么?

谁都知道不见兔子不撒鹰。

等他再养出一窝鱼来证明?

忒麻烦了,不现实啊。

更何况这养鱼的招儿本就是一层纸,捅破了实在没什么。

古四儿他们如果想降低成本,那么打弄走方子起,人家自己就可以低价往外卖了。

他向鱼贩子们兜售方子,还能快得过古四儿他们?

所以这事儿怎么看都不打合适,他只琢磨了一下,就没再动过心思。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

他完全可以效仿那位卖鹌鹑养殖技术的聪明人,通过传媒的广告,把买家的范围无限扩大化啊。

那针对的就不是几个鱼贩子了,而是全国的鱼贩子,甚至是广大的养鱼爱好者。

他这么干,也就等于是蹭了官媒的便车,走信息产业化的路线了。

原本应该是一锤子买卖的死资源,一下子就盘活了。

要知道,这年头,报刊的公信力可是超强啊。

人们的思维存在一个盲区,往往认为刊物是国家办的,上面广告就可信。

那从这里面到底能掏出多少真金白银来,已经成了不可限量的事儿了。

不过话说回来,办法虽好,可真想实打实沾这个光儿,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因为这个年头,大家对广告还认识不一。

在一家工厂和一个企业刊登广告都得再三斟酌的情况下。

个人发布广告,而且是一个二十初头的小青年要发广告。

绝对算是一件令人侧目的新鲜事儿。

广告当然不能随便登,提供的广告内容在报社的广告部门必须通得过,这是一个前提。

就冲宁卫民的年纪,就冲他刊登这样另类的广告内容。

恐怕对方肯定多有顾虑,要通过审核没那么容易。

其次,广告也得投对地方才行啊。

全国性的刊物当然好。

可大报对刊登这样的不上档次的广告大约没多少兴趣。

小报估计没那么死板,而且价钱也可能便宜不少。

但宁卫民同样不能因为这个,就随随便便瞎登一气。

打个比方,像让他受到启发的那份《农业经济报》就绝对不行。

因为别看农民对赚钱感兴趣,可缺乏知识和见识的思维意识决定了他们的层次。

像吃穿用这样实惠的东西,他们能看得明白,很容易相信、接受。

但是不会有那份闲情逸致去养鱼的,更不可能感受到其间蕴藏的财富价值。

宁卫民如果真把钱投在这样的报纸上,估计很难有什么回报。

这就是针对正确客户群投放广告的重要性。

那么在什么样的刊物上投放广告,就是他必须慎重考虑和选择的事儿。

没有合适的,宁可不投。

再者说了,登广告的花费应该不会是小数。

万一刊登广告要没有效果,这笔钱就打了水漂儿。

所以还须得先打听清楚了费用标准,得把这笔代价控制在能承受得起的范围里才行。

孙子兵法有云,“先虑败后虑胜”。

只有先做好最坏的打算,再去争取最好的结果,才能安心施展、处变不惊……

就这样,无论好的还是坏的,只要能想到的,宁卫民基本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思路逐渐成型后,便马上着手去做准备工作。

毫无疑问,首先急需马上去办的,当然就是得设计好自己的广告内容,然后再去为广告寻找适合刊登的刊物啦。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妄念

妄念

出西边雨
当红影后孟念青,颜值事业双在线,正值人生巅峰。 却因一场意外,撞上了人生中最大的麻烦——秦望。 当时的秦望,刚成年,还是个连出道都显得漫不经心的娱乐圈新人。 所有人都说,他是天之骄子,年轻、英俊、多金,天赋过人,却也骄傲到不屑追逐任何人。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被万众追捧的天才,却偏偏对孟念青穷追不舍,甚至不惜把她从前男友身边“撬”了过来。 “撬墙角?”秦望挑眉轻笑,眼底却藏着点冷意,“我只是拿回本来
都市 连载 0万字
西游:开局给太上老君整个活

西游:开局给太上老君整个活

我真不是小号
西游:开局给太上老君整个活
都市 连载 0万字
和大佬穿回七零

和大佬穿回七零

木妖娆
【22:10更新】中学教师苏窈同捐赠教学楼的大佬同坐一车时,发生了车祸。一醒来,她和大佬不仅穿回了七十年代,还成了育有一双儿女的夫妻。苏窈成了家里没脾气的老黄牛,大佬则成了村子里有名的二流子。一家破屋,家徒四壁,四面漏风,一家四口饿得面黄肌瘦。大佬将来一定会在这困境中大杀四方,她只需要跟在后头躺平就够好,但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不仅背有极品,前边还有一对嗷嗷待哺的儿女。而她面临最棘手的且最难为情的事
都市 连载 16万字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湖涂
老苏家一家子都是村里的笑话。苏进山和葛红花这两口子强迫知青给自家闺女当对象,结果被告了。小闺女苏宝玲名声也没了。大儿子苏向东不老实,心存怨气去打了知青,被送去劳改。小儿子苏向南就更不老实了,竟然耍流氓,也被送去劳改。这一家子简直坏透了!村里的狗路过老苏家门口,都得龇牙咧嘴。有一天,老苏家蹦出个海外亲戚了。还来认亲了。据说要带老苏家人去国外过好日子。全村沸腾了。……所有人都不理解,苏浔为什么会认老苏
都市 连载 53万字
偏执晏总嗜她如命

偏执晏总嗜她如命

花惊鹊
首富唯一继承人还需要联姻?还是嫁给穆乐乐的死对头?!穆乐乐不舍得气死爷爷,但舍得气死老公!“总裁,太太新婚夜去酒吧。”晏习帛:“卡停了。”“总裁,太太准备给你带
都市 连载 0万字
市井生活日常

市井生活日常

将月去
胎穿到古代市井人家,爹是木匠娘做绣娘,夫妻感情和睦,日子红红火火。崔如英刚穿来的那年,上面只有一哥一姐,家里日子不错,娘月子坐得好,奶水充足,就找了个新工作,给别人家当奶娘。等到她三岁时,家里又添了个弟弟,娘已经去伯府当奶娘了,五岁时又生一个,七岁时家中又添人口,不过人多嘴多,日子反倒越来越紧巴,娘把照顾小妹妹的活交给她,准备拾掇拾掇去侯府当奶娘了。崔如英摇摇头,她不要当德华,她也要去跟着去。完结
都市 连载 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