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柏奇小说beranm.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才得以保存了下来。
而施元夕此前为了锻炼动手能力,入京后不久就把三张弩机都拆了。
也是耗费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改装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虽然是练手的作品,但施元夕还是将其保存了下来。在这样的场合下,就派上了用场。
这东西暂时可以代替狙击枪,而且比起火铳来说更为常见。
施元夕听着院外嘈杂的声音,轻闭上了眼睛。更常见,就意味着会更加难查。
她终是抵御不住疲倦,沉沉地睡了过去。
待得第二日醒来时,外边已经乱作一团了。魏青行作为当朝太后的亲侄子,魏阁老的长子,竟然就这么被人给射杀在了大理寺外。
这消息一出,整个京城都为之一震。
太后在朝上发了很大的火,暴怒到了极点。魏阁老更是三日没有早朝,逼着大理寺的官员给出一个交代。
可这事要大理寺如何交待?
魏青行死后,曾契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去了监牢内查探。
这一查探,才发觉王评事被魏青行用镣铐砸死在了监牢中。
魏青行和王评事在监牢里究竞说了些什么,都不得而知。
唯一知情的那个狱卒,在王评事入内后,就被支使到了一边。
他最后瞧见的也就是魏青行砸死了王评事,换了王评事的衣服,给他索要钥匙离开。
这狱卒不能算是魏家的人,会那么容易把钥匙给了魏青行,也是因为顶头上司的交待。
而那个所谓的顶头上司,便是曾契。
曾契原本的意思,是让他给魏青行行个方便,不要让魏青行在监牢内闹出事来。
没想到他却意会到了这个地步。
眼下整个魏家都在为了魏青行的死发疯,加上魏青行又是死在了大理寺外,曾契唯恐这把火会烧到了他的身上,自然是要将所有的事全部都讲清楚。
越狱也好,弄死朝廷命官也罢,如今看来都是魏青行自己做出来的事,跟他大理寺沾不上半点关系。甚至他们还从魏青行穿的那套官服上,搜出了迷香。就是大理寺内官兵所中的那个迷香。
如此一来,所有的事情都能对上了。
魏青行为了越狱,让王评事弄来了迷香,又因王评事阻拦,用镣铐砸死了王评事,再胁迫狱卒给了钥匙,点了迷香,用王评事的令牌出了大理寺。
从头到尾都跟他大理寺没有一点关系,是魏青行非要越狱。
至于在大理寺外射杀他的人是谁,这就跟大理寺更没关系了,是他魏青行的私仇!
曾契调查了好些天,就给出来了这么一份结果。魏昌宏听完便掀了桌,暴怒至极。
按大理寺的说法,合着他儿子的死,是咎由自取了?魏昌宏子嗣不少,魏青行也不是他唯一的儿子,可魏青行是他的长子,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就这么不明不白送了性命,魏昌宏如何能善罢甘休?
可他派到魏青行身边的死士,俱是没了踪影。当天晚上究竟出了些什么事,魏昌宏是半点都不清楚,所有的一切都只能依靠猜测。
大理寺如今给出的所有东西,都是为了将自己给摘出来,逃避责任。
这些魏昌宏心里都明白,可偏偏魏青行死时,就是穿着王评事的官服。
且他是在大理寺外死的,这事是大理寺外巡逻的军队里的所有将士亲眼目睹的。
就是这一点,让魏昌宏没有了借题发挥的余地。但凡没有那么多的证人,魏昌宏必定会血洗整个大理寺为他儿子陪葬。
可众口铄金,曾契此人又颇为狡猾,直接在朝堂上给出了所有的证据,力证此事与大理寺无关。失踪的死士找不回来,魏昌宏心底已经清楚,这事必然是谢、徐两家中的人所做。
除了他们以外,京里没有人能有这么大的能耐,能调离了曾契,分散开巡逻的军队,布下这等天罗地网,事后还能不留下一丝痕迹。
只是他不清楚,这次出手的人,究竟是那徐京何还是谢郁维。
这把火只能越烧越大,以至于整个朝堂上都不得安生。而这些事情,在闹大以后,皆是跟施元夕无关了。因为她只是一个身后无人的女学子,压根就没办法铺设这么大的局。
从头到尾,都没什么人怀疑到了她的头上。是以,朝中动荡,她日子倒过得安生。
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张妈妈和乐书还一起给她庆贺了生辰。
过了正月十五后,国子监沐休假也彻底结束了。施元夕在这般混乱的局势下,又回到了国子监。此番国子监内的气氛也很是古怪,魏青行之死,在京中引起的波澜实在是过大。
但凡是和朝上有所关联的,都不免受到了影响。施元夕就在这样诡异的气氛中,去了甲四级的讲堂。晋升至甲四级后,便不能再去从前的讲堂了,而是更换了一个地方,身侧的同窗也换了一批人。除了李谓外,王恒之、路星奕等人都见不到了。对施元夕来说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每当休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