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柏奇小说beranm.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些小国寡民看看得罪他大明的下场。
但这个遭到了大多数人反对,尤其以李文忠为首的文武官员,认为小倭国不足为惧。就因为这点小事大兴兵事不值当,只是给百姓增加更多负担而已,加强沿海军事防备就可以了。
大明每年用在兵事上的开销已经够大了,北元虽然被赶到草原,依旧是大明强敌,每年都要侵犯边境,从没消停过。加上西北、云南等地的战事,大明的负担不小,而这些都是百姓在供养。
官员们虽被吓破了胆,不敢直接与朱元璋呛声,但也有李文忠这种硬骨头,他站在前面冲锋,官员们就老老实实跟在后面,虽然没有挥手呐喊,但支持的态度是摆明的。如此一来,李文忠可不就最遭老朱红眼了嘛。
家闭门思过去了。
后面李文忠脾气上头,言辞又过界了,忍了他许久的朱元璋终于一挥手,把他赶回老这个闭门差不多就是关禁闭的意思。
朱元璋虽然气,也抽了李文忠好几次,但到底是亲侄儿,只要李文忠老老实实关禁闭,等朱元璋气消了还有重回朝堂的一天,这样一名猛将,朱元璋就是冷着不用,留给朱标也是有大用的。
因为比起垂垂老矣,旧伤难愈的徐达,正值壮年的李文忠无疑是更适合留给朱标用的武将。
朱元璋就是想冷冷李文忠,让他洗洗脑子。倒是没想到,李文忠关了禁闭还不老实,叫了些读书人上门讨论学问,话里话外却是对他朱元璋的不满。骂了一遍。
此举让朱元璋都气笑了,心都冷了一大截,但他还是连下几道旨意把李文忠从头到尾在朱元璋这里,他还愿意骂你,就代表对你还没完全死心,不然,来的就是锦衣卫,而不是宣旨宦官了。
好在李文忠没有辜负他这点心意,后面倒是消停了些,不过没多久居然传来风寒引发病重的消息,朱元璋也没耽搁,立马派太医去看,自己也亲自去了一趟。舅甥许久没见,彻夜长谈了一番,朱元璋走的时候,脸色明显温和不少,还拍着李文忠后背说:“安心养病,大明还需要你。”
外人不知,可跟着朱元璋去看望曹国公的王太监却是知道,两人算是握手言和了,以后只要曹国公收着些脾气,皇上还是会重用他的。
曹国公只是脾气硬,但对老朱家绝对忠诚,所以,朱元璋不可能轻易要了他的命。但谁也没想到,就在朱元璋回京没几个月,李文忠逐渐转好的病情又突然加重,还毫无预兆地病逝了。
朱元璋听到禀报,愣了好半天,像是幻听了一样。
跪在下首的宦官被冰冷威压吓得面无人色,直到头顶传来沉沉一声,"你说谁死了?”苦了脸,这可不是好差事啊。
"回皇上,是,是曹国公病逝了。"小宦官也是进来传话的,接到下面递来的消息他就了,敢假传消息欺君罔上,朕饶不了你。"
果然,朱元璋反应过来就是暴怒,一把掀翻案桌,"荒唐!不过是一点小病,怎么就死"皇...皇上息怒,奴婢该死,奴婢不敢欺君啊。"
朱元璋双眼涨红,怒吼一声,抬脚就踹开挡路的小宦官,径直步出大殿,看向跪在殿外的传信人。
这是李文忠府上的亲兵。
面对犹如恶鬼修罗的朱元璋,亲兵心中害怕却还是亲口禀报了曹国公病逝一事。话音落下,朱元璋身形遽然一震,即便不愿相信也不行了。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忽然眼露凶光,语气阴狠道:“叫蒋瓛来见朕。"
闻言,王太监眼神狠狠一动,恭敬俯身道:"奴婢遵命。"他要锦衣卫去细查,看背后是否有阴谋。
不多久,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就来到了谨身殿面圣,朱元璋不信李文忠死得这么突然,锦衣卫办事效率高,没多久朱元璋案台上就多了一份锦衣卫秘奏。使还是选择在这个模糊时候,递上一份秘折。
事情真相当然还没完全调查清楚,曹国公是否真的是病逝也有待商榷,但是,蒋指挥至于还要不要深查下去,就看洪武帝的意思了。
朱元璋看完秘奏,半天没有说话,只有一张脸布满了恐怖黑色。终于,他用力一扫,满桌东西尽数落地,茶盏碎掉,水渍染脏了纸张。
北平府这边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后了,朱棣还在军营练兵,他也觉得此事太过突然,正要让人去细问怎么回事,没多久,又有老爹朱元璋因为此事大发雷霆,把给李文忠看病的太医,连淮安侯华中一家都赐死了。
说是淮安侯华中下毒,毒杀了曹国公。
朱棣下意识拧眉,觉得此事有蹊跷。
出于避嫌,他就藩后没有私下和李文忠联系过,但他以前在京中也没听说过淮安侯与李文忠有仇。
应该说,两家交集都不多,怎么就会下毒呢?
到底是从小熟识,还教过他不少兵法的亲表兄,朱棣也不想他死得不明不白,到底真是病逝,还是说有人迫害,朱棣打算暗中派人调查一下。但朱棣的人并没调查到什么,比起淮安侯下毒,倒更像是因病去世的。朱棣也听说去年,曹国公就大病过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