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亲/民生多艰 (第3/4页)
大河东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柏奇小说beranm.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两边平整的田地,让不少百姓失去房屋和一年的收成,成为了居无定所的流民,周正防好不容易才安置好他们,要是他们两人早几个月过来,就可以在城里看到衣衫褴褛,坐在角落里乞讨的流民了。因为穷,他们这里的差役人手才不到十人,这还是周正防来了之后自掏腰包,把之前欠下的银子给补上,他们才重新回来贾琏不敢置信:“怎么有这么穷的地方,是不是上任县令刮地皮太厉害了才会这样?"
他去云常城最繁华的那条街里都没看到几家像样的店铺。
当地最好的酒楼要是换做京城,他压根不会看第二眼
里面的饭菜也是一言难尽
周正防摇头“不是,上一任信奉无为而治。‘
上任基本把事放手给下面的人,宅在府中吟诗作对,不管县里的大小事务,自然也没有刮地皮
他这样的县令算是不错的了,他没有管,让下面的人秉公执法,大面上过得去,他走的时候还有不少人挽留,担心换一个贪得无厌的父母官来,那样他们有些人就真的活不下去了。贾琏:.....
可能他想刮也刮不了?
这里就没几户大户,而且说是“大户”,换到别的地方就是普通小地主,其他人大部分都挣扎在生存线上在之前贾琏根本没想过,一个县居然一个举人都没有,功名最高的是两个老秀才
除了手停口停的城里人,村民日子过得更惨,他们大部分都住在茅草屋,衣衫褴褛,一家人总共就那么几套可以出门见人的衣服。为了节省布料,很多在外玩的小儿都是不穿衣服的,只有女娃有一条裤子。
要是没有这条裤子的话,就在家里不出门了
不是他们不想,是条件做不到。
他们一年的支出局限在买盐上,其他的基本自食其力,要是生病了,找点土方,没用的话就在家等死,不会来城里找医馆的大夫,花销太高了。野菜、各种豆子是他们餐桌最常见的食物,他们虽然有种大米,但这些大米不会端上他们的餐桌,拿一斤大米可以换好几斤别的住在城里的普通民众比村民日子好过许多,但一年的支出普遍一到三两银
一直嫌弃自己那二两月银不当用的贾琏:“.....
了解的更多,贾琏就越茫然,他一真都知道自己不是什么有大志向的人,没有什么济世救人的伟大目标,但看到这么多人这样努力的活着,一旦有个什么意外就他们活得太辛苦了。
但能说他们不努力吗?
他们白天天亮就出门干活了,天黑看不见东西才回去,但是田地的产出就这么点,还要交各种税,一旦有天灾人祸,完全无法抵挡。这个时候再去看他之前做的文章,夫子说的没错,他的文章确实太悬浮了,说悬浮还是夫子客气了,应该说何不食肉糜。他的状态周正防和林烨看在眼里,都没有说什么,让他自己慢慢思考
周正防有这两个免费劳力那是一点没客气,比如林烨拿出了红薯、南瓜种子之后,周正防就专门划出一块官田让他们种上,另外让他们整理户籍册、跟着差役下乡去收税、监督劳役修路状况,甚至哪里有矛盾、哪里有火灾、哪里有命案.....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忙成这样,带来的人也被支使的团团转,对周正防来说,就是多了几十号不要银子的劳力,还是听话的、跟当地没有关系的劳力,大赚他也没白使唤人,跟他们说为什么要这么做,谁進谁跟府城有牵址....
就算是贫穷的县,也有县令,县丞、主簿等人,他虽然官职最大,却不是他的一言堂。
尤其是本地扎想许久的下官,架空县令的不是一个两个
在贾琏觉得事情琐碎的时候,周正防:“日子就是这些琐碎的事组建而成,要是我们把这些小事忽略,很容易从琐碎小事变成大事。贾琏:“好吧。”看周正防每日必定去官田看红薯和南瓜的生长情况,他也跟着上心了
如果南瓜和红薯的产量真有林烨说的那么高,又不挑地方,那传播开来,当地百姓就不用老是靠野菜糊弄肚子了。“这样的好东西,我之前错过了。”一说到这个周正防就叹气,他以前是听别人提过一嘴的,但当时他听的是别人的质疑,他没有当真,错过了。贾琏插了一嘴:“这样的好东西,应该电朝廷出面大力推广,之前耽误了。
林烨摇头;“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红薯在南方可以,在这里不一定,总是要亲自确认没问题,才好跟上面毫报。万一在这里长不出果子呢,或者能长,但是收获一般呢
亦或者一开始好好的,种两年后伤地呢?
官府不能上来就直接推广,而且很多官员是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晚上贾琏失眠了,辗转反侧还是睡不着,跑到隔壁林烨的房间敲门:“表弟,你睡了吗?
林烨:“进来。
他还没睡,在写东西。
贾琏自我反省,“表弟,我之前是不是很讨人厌?
林烨放下笔,疑惑:“怎么突然这么说?‘
贾琏:“你不觉得我之前说的话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