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不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柏奇小说beranm.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从“纸裘”也能看出,虽然宋元时期就有了棉花,但并没有大范围普及推广,真正推广还得感谢朱元璋呢。】

朱元璋闻言惊喜抬头,手指自己:哦?

【或许是朱元璋小时候挨饿挨冻记忆深刻,也或许是明朝遇上小冰河期气候一直格外寒冷,朱元璋曾下令每十亩地必须种半亩棉花,从国家与法律层面都强制推广,棉花才在得以在大面积种植。

棉花产量高、纺织成本低,它带来的温暖,不仅温暖着千千万贫穷的古人,直到如今,我们如今的生活也还被棉衣、棉鞋、棉帽温暖着。爷爷小时候一件棉衣穿了又穿,哥哥穿完弟弟穿,穿得棉絮都打结成团了,还是穿,如果过年能有一件絮了新棉的棉衣,那能高兴一整年呢!

而且棉花的籽还能榨油!

以前吃不起猪油,家里都吃棉籽油。】

这下好了,不提朱元璋骄傲自得地昂首挺胸了起来,宋朝以前的时空都打了鸡血,纷纷命人沿着林老夫子说的路线,去开拓蜀身毒道——茶马贸易都成了其次了,一定要将那棉花种子带回来啊!

政令一个接一个颁布下去,底下的官吏却摸不着头脑:棉花?什么是棉花?最关键的是,这棉花是什么样子?

各朝皇帝们才想起来——对呀,棉花谁也没见过呀?!他们正要发言,却发现默默听了许久的诸葛丞相又一次抢了先:

【阿斗的人形外挂:古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的呀?与现代一样吗?古时候的棉花也能如此温暖吗?】

蜀汉,诸葛亮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南边的叛乱出乎意料地极快平息了——仙迹说起“千年之约”时,西南深处的各夷族本来便有人能观看仙迹,因此也听见了仙迹诉说着佤族与诸葛丞相的故事,于是口口相传,等诸葛亮出现在他们面前,都纷纷执手相看泪眼,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诸葛亮安顿好西南各族,向历史上那样与他们歃血为盟、传播粮种、农具与技术,令西南各族皆归心汉室,也花费了好几日,于是一直没空看仙迹,如今到了要回成都的时候才得空,骑在马上,细细地听着、看着。

听到有关茶马古道的事情,想到蜀地盛产茶树,便立即发言了。

他一直希望能为蜀汉开辟一条新的贸易之路,如今蜀汉北边是魏,东边是吴,的确只有走仙迹所言的“茶马古道”向西寻求贸易,才有可能更多也更安全地积攒下银钱。他虽垄断了蜀锦贸易,设置了锦官,不仅数月便令蜀汉府库充实,还让成都有了“锦官城”的美誉,但北伐的军饷填多少进去都不够!

本想用茶马贸易从魏与吴身上狠狠再薅一把,却没想到听见了蜀身毒道与棉花的故事,也算意外之喜了!诸葛亮已在马背上兀自沉思了起来。

因常年战乱,西汉打通的蜀身毒道也许久没有人走了,但诸葛亮听到棉花实在是心跳如擂鼓,成都的冬日也实在难捱,不仅寒冷还潮湿,那股冷意是要钻到骨子里的,每年街头都要倒毙不少百姓甚至士卒……若是能得棉花御寒,给士卒将领一人发一件棉衣,诸葛亮哪怕是寒冬腊月也敢挥师北上!

而且这难道不是天意吗?蜀身毒道是从我蜀汉开始,那重启这一古道,岂不是天时地利人和?

如今诸葛亮只担忧这后世所言之温暖的“棉花”是他们经过千年、数百年时间选育、杂交培育出来的,古时候的棉花则截然不同,这样对于诸葛亮这样时不待我的人而言,便又白白高兴了一场。

而林爷爷的回答,也为诸葛亮以及宋朝之前的古人都打了一剂强心剂。

【古希腊著名史学家希罗多德,他在公元前500年就到过印度旅行,记述下了他在印度看到印度人种植棉花的场景,他写道:“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质量还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后来他也将棉花和棉布带回了地中海沿岸一带,于是欧洲人将棉花为“植物中的羔羊”。”

听这样的描述,想来与我们现在的棉花,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身毒布,也就是棉布,其实在汉代就有了记载:“帝末年,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这广福布就是棉布,另外《蜀都赋》、《吴录》、《华阳国志》、《南州异物志》等古籍中都提到的“吉贝”,也是棉布。

都说棉花是南北朝传入,但准确来说,棉花早在西汉就已在海南、广东、云南等地少量种植了,只是经过非常漫长的时间,才推广到长江流域。有可能是因为亚洲棉不适应中原气候,无法越冬,因此没能推过长江一线种植吧?

所以,虽然棉花的模样与特性这上千年来并没有改变太大,但也应当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选育,直到宋元时期,有种植棉花的农民培育出适合于北部地区生长亚洲棉,才得以推广。

所以在古代,如果朝廷能早点重视,不是全靠民间零散的力量,不论是番薯、玉米还是棉花,推广与选育的进程都会大大缩短吧。】

诸葛亮眼眸一亮,原来棉布就是“吉贝”,那他约莫知晓是什么东西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提灯挽月

提灯挽月

衔香
(专栏预收《假扮宿敌遗孀后》年后开)——比败在死对头剑下更羞辱的事是什么?——是死在死对头剑下吗?不。是和死对头一起中了“不亲亲就会死”的情蛊。明明嘴上恨得要死,身体却很诚实……人前,连翘恨不得陆无咎去死。人后,连翘恨不得把陆无咎亲死。更可怕的是,时间越长,情蛊越深,一开始只要抱,后来得亲,再后来……连翘受不了!再不解开她是真的想死。——解毒路漫漫,两人心照不宣,瞒下了中毒之事。人前不熟,人后狂亲
都市 连载 0万字
渡阳气

渡阳气

风歌且行
- 社畜薛茗在下班途中被醉酒司机撞飞,当场死亡,再睁眼时面前有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对她道:“赤霞兄,若休息好了,咱们就动身吧。” 薛茗还在纳闷自己什么时候姓燕了,询问:“你谁?” 书生答:“在下宁采臣啊。” 薛茗心觉不妙,再三确认才知自己死之后穿进了聊斋中,且从宁采臣的口中得知,她似乎叫燕赤霞。 她与宁采臣结伴前行,没走多久就见前头有一座壮丽的庙宇,宁采臣高兴地要往里进,薛茗却警铃大作,擦一把冷汗,
都市 连载 27万字
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

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

炫彩大米
[下午六点更新,日六哟~]我是一个精神病,具体症状就是觉得所有人都喜欢我。英俊的张医生对我说,你要控制住你自己,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大街上的陌生人。我闻言宠溺地看着他道:“宝贝你是吃醋了吗?放心吧,我心里只有你。”张医生气得在我的病例上写建议我永远不要出院。他一定是想永远的把我留在身边,他好爱我,我哭死。下一秒我就出院了,我穿到了废土世界,成为一个深受校园霸凌的贫穷女学生。我看着正在指挥狗腿子殴打我的
都市 连载 34万字
清冷王爷他步步紧逼

清冷王爷他步步紧逼

溪涧月
自小练武的慕清寻就因为在路上拉了个架,便被一拳砸进了陌生的朝代,成了被半路捡回去的小乞丐。虽然开局天崩,但她却意外获得了一个自称“小福”的功德系统。小福告诉她,只要行善积德,攒够积分,就能回到现实世界。清寻对回到现实世界没什么执念,但既来之则安之,做不做好事,都得先过好自己不是?于是,她开始重操旧业,开武行、跨行开酒楼,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清寻一直以为自己不过是个平平无奇的路人甲,然而,十六岁生日
都市 连载 0万字
被嫡姐换亲之后

被嫡姐换亲之后

明春鸢
#日六,中午12点更新,感谢支持正版~#专栏内预收《替嫡姐出嫁之后》求康康呀大学生明遥期末考试结束,熬夜打游戏猝死,穿成了古代安国公府一个庶女。明遥:……还学什么习?娱什么乐?躺着活着不香吗?顶着一张芙蓉面,她混吃等死活到十五,嫡母把她许给了娘家侄子温从阳。未来夫婿年轻俊俏,游手好闲,一事无成,和她正是天造地设、一对儿懒蛋。明遥正准备拾掇拾掇换个地儿躺,突然,嫡姐不要嫡母千挑万选的新科探花了,非要
都市 连载 30万字
雨雾江南

雨雾江南

风暴118
长江下游的南岸是平原,再往南一些是丘陵。那里雨水充沛,一年之中的很多日子里都是湿漉漉、雾气腾腾的。 作为第一卷《寄生虫》的前传,《命比纸薄》卷是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后面的三卷:《烟雨挽歌》、《殉情》、《乡愁》是采用现代主义手法写的。从《残阳如血》开始,又慢慢回归到现实主义的写法。其中,《殉情》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签约部分完成后,还会一直写下去,新内容做到月更四万字以上。第六卷《残阳如血》
都市 连载 0万字